論宋代皇帝的茶詩|飲茶詩鑒賞
與一老僧對坐飲茶之情致:
秋鎖煙嵐日未曦,道情欲話老僧期。旋烹茶灶心先喜,搖撼松風睡思遲。鶴唳九宵堪入畫,云平三界化無私。真宗相教非虛說,對境成空是我?guī)。(《緣識五十首》之四十六)
患腳法師不解走,少年心盡愛花柳。爭知道味卻無言,時得茶香全勝酒。(《緣識六十一首》之三十六)
在這兩首茶詩中,不僅表現(xiàn)出宋太宗對飲茶的喜愛,更表現(xiàn)出宋太宗對于茶飲品中所包含的文化與情調(diào)相融合的深刻體悟:他認識到“茶香勝酒”,茶香中不僅有酒的醇風,更能讓人心境空靈、“對境成空”,得到心靈上的滋養(yǎng),于是飲茶者茶未飲已心生喜悅,聞得茶香更是如登仙界,飲茶時再與老僧一起觀賞著“秋鎖煙嵐”的山林風光,談論著“云平三界”“真宗相教”之出世玄理,此中滋味,欲說無言,只能心領神會了。
宋徽宗趙佶(1082-1135)更是一位極愛飲茶的茶君子,他不但親自撰寫了《大觀茶論》來評論茶之高低、茶之細微差異,還在皇家的宴會上親自為大臣們烹茶,蔡京在《保和殿曲宴記》中記載了這一場面:“宣和元年皇上召臣蔡京、臣王黼,臣燕王俁、臣楚王似……宴保和殿……賜茶至全真閣上,御手注湯,擎出乳花盈面。臣等惶恐前曰:‘陛下略君臣夷等,為臣下烹調(diào),震惕惶怖,莫敢飲之!
在他留下的一首飲茶詩中,表現(xiàn)出宋徽宗對于茶品極高的鑒賞功力:
風霜正臘辰,早見幾枝新。預荷東皇化,偷回北苑春。旗槍雖不類,
蘗似堪倫。已有清榮諭,終難混棘蓁。(《北苑春》)
詩中所提到的旗槍、蘗、預荷都是當時有名的貢茶,是宋代文人極喜愛的茶品種。其中旗槍是扁形炒青綠茶之一,產(chǎn)于浙江杭州西湖和余杭、富陽、蕭山等地,因該茶經(jīng)開水沖泡后,葉如旗桿,芽似槍頭,故有“旗槍”一名。而蔡京所提出的“乳花盈面”則是指宋徽宗趙佶所喜愛的一種“白茶”,白茶為福建的福鼎、政和、松溪、建陽等地所產(chǎn)的名茶,白茶選用白毫多的芽葉,鮮葉要求有“三白”,即嫩芽及兩片嫩葉均有白毫顯露,成茶滿披茸毛,色白如銀,故名白茶。趙佶認為此是茶中第一佳品,沖調(diào)時雪白茶葉在茶具里上下翻騰,才產(chǎn)生了乳花般的醉人效果。
宋高宗趙構(gòu)(1107-1187)也是一位茶品的熱愛者,大概是受其父宋徽宗的影響,他對茶極其熱愛,也對飲茶有著極高的要求。趙構(gòu)沉溺于南宋的綺靡生活中,不思收復失地,但內(nèi)心的糾結(jié)卻難以釋懷,在他的一首茶詩里,表現(xiàn)出精神上的消沉:古寺春山青更妍,長松修竹翠含煙。汲泉擬欲增茶興,暫就僧房借榻眠。久坐方知春晝長,靜中心地自清涼。人言圓覺何曾覺,但見塵勞盡日忙。(《賜僧守璋二首》)
在這兩首趙構(gòu)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