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茶具|鎏金銀茶具
,煮茶時需加入一些藥物,當時是屬于藥階段,人們經(jīng)過精心調制,欲強身健體,延年益壽,這也許是最早的保健茶。
到唐代時,是將鮮葉蒸熟后,經(jīng)搗碎做成餅,再用繩子串起烘干,稱“茶餅”或“餅茶”。喝茶時由喝茶人將餅茶碾成碎末,放在鍋里煎煮,以讓茶葉充分浸透再喝,因而當時的茶具十分繁雜。
茶圣陸羽在其《茶經(jīng)四之器》中就舉了共計二十八種茶具。隨著飲茶之風盛行,茶碾的質地優(yōu)劣,《大觀茶論》曰;碾以銀為上,熟鐵次之。生鐵者非掏撿捶磨所成,間有黑屑藏于隙穴,害茶之色尤甚。”《茶經(jīng)》上說茶碾“以橘為之,次為梨、桑、桐、炻木為之”。
因唐代飲用的茶大多數(shù)先制成團餅,烹煮時要碾成末,因此,茶碾成為重要的茶具之一,由于人們社會地位不同,生活習慣的差異,使用不同質地的茶碾就在所難免了。當時的茶碾以銀、熟鐵和木為主,但不能排除其他質地茶碾的使用。此鎏金流云紋銀茶碾羅器現(xiàn)藏于法門寺博物館。
唐代茶具|鎏金銀茶具